Page 78 -
P. 78

解答 D
( )27.「子曰:『文、武之政,布在方策。其人存,則其政舉;其人亡,則其政息。人道敏政,

                 地道敏樹。夫政也者,蒲盧也。』故為政在人。」由此可見儒家的政治主張為: (A)人
                 治 (B)法治 (C)文治 (D)民治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A
( )28.「親親之殺,尊賢之等,禮所生也。」由「親親之殺」可知儒家所主張的倫理: (A)除

                 親人之外,無所可親 (B)不分人己親疏,同等的愛 (C)將親人與外人的區隔完全屏除
                 (D)由最親推至次親再推至遠親,愛有差等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D
( )29.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。」這段話

                 所說的道理與下列何者最相似? (A)誠之者,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(B)辟如行遠,必自
                 邇;辟如登高,必自卑 (C)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 (D)或生而知之,或
                 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;及其知之,一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D
    解析 題幹:「己」指「學而知之」或「困而知之」者,在努力求道後,則「知之」的結果皆無異

               (A)聖人以「誠」為本,選擇好而正確的事堅決執行,決不改變 (B)為學由簡至難,循序
               漸進 (C)知、仁、勇三者為天下達德
( )30.「誠者,物之終始;不誠,無物。」是故君子: (A)以成功為貴 (B)以真實為貴 (C)

                 以無私為貴 (D)以得道為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B

( )31.「在下位,不獲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;獲乎上有道,不信乎朋友,不獲乎上矣;信乎朋
                 友有道,不順乎親,不信乎朋友矣;順乎親有道,反諸身不誠,不順乎親矣;誠身有道,
                 不明乎善,不誠乎身矣。」由上段孔子回答哀公問政的引文中,孔子所提的為政方法最基
                 礎應先做到: (A)獲上 (B)治民 (C)誠身 (D)明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D

( )32.下列對《中庸》與《大學》的敘說,何者正確? (A)相傳《中庸》為曾子所作,《大學》
                 為子思所作 (B)原本皆為《禮記》中的一篇,單獨成書於南宋 (C)程顥、程頤作《中庸
                 章句》與《大學章句》,流行最廣 (D)《中庸》論性理,深含哲理,與《大學》「內聖外
                 王」要旨相契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D

    解析 (A)相傳《中庸》為子思所作,《大學》為曾子所作 (B)成書當不晚於漢初 (C)程顥、程
               頤  朱熹

( )33.下列「 」內的字音,何者正確? (A)小人而無忌「憚」也:ㄉㄢˋ (B)兄弟既「翕」:
                 ㄐㄧˊ (C)言前定則不「跲」:ㄑㄧㄚˋ (D)經「綸」天下之大經:ㄍㄨ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A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75 -
   73   74   75   76   77   78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