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2 -
P. 72
狀貌和色度的四方形作物時,常會覺得,即使當時重畫有過不愉快的事,能將鄉野文明化還是很好的。
如果過去是一種雜亂無章的野趣,眼前的這些井然的線條和方便,則代表了科技時代的實用與秩序之
美。
冬來之後,農路那排木麻黃後面一望無際的甘蔗農場就會不時升起火煙,把蔗葉燒去,一部採收
機就能夠一貫作業地在一天之內將好幾甲的甘蔗送入糖廠內。以前的那些一字排開前進的掘蔗頭男工
和削蔗尾女工不見了,在一高一低的蔗畦間前行的牛車則閒置在一些人家的庭院內,在日光和風雨中
逐漸銹去。許多青春的人力投入工商陣容裡,以他們勤勞本色在另個領域裡謀得生活的需要。諸如此
類的耕作方式的更易就是這樣使不少人的生活內容改變了。——節選自陳列〈地上歲月〉
( )(1)「以前的那些一字排開前進的掘蔗頭男工和削蔗尾女工不見了,在一高一低的蔗畦間前行的
牛車則閒置在一些人家的庭院內,在日光和風雨中逐漸銹去」閱讀上段文字,我們可知作者最主要想
表達何種現象? (A)時代的進步 (B)科技的發達 (C)人口的流失 (D)農村的沒落
( )(2)文中說到:「如果過去是一種雜亂無章的野趣,眼前的這些井然的線條和方便,則代表了科
技時代的實用與秩序之美。」從這段話中,可以得知作者對於文明的演進抱持何種態度? (A)寬博包
容 (B)樂天知命 (C)消極配合 (D)譴責抱怨
( )(3)「十幾年前,這附近的田地各種形狀都有,……後來,農地重畫了,畫成一定長寬的耕作單
位,農路和水渠整齊一致。」以上這段話與文中的何種道理恰可互相呼應? (A)許多青春的人力投入
工商陣容裡,以他們勤勞本色在另個領域裡謀得生活的需要 (B)人們雖在心底裡尊重大自然,但也開
始對它進行改造工作,這便是文明的演進 (C)在神祕不可解的年代中,對它的敬畏使人們傾向於泛神
論 (D)它曾以其或溫柔或雄偉的美撫慰過不少心靈,並且一直在發揮它的滋育作用,使人類生命得以
維持和傳遞
( )(4)作者在文中說到「其實,自然世界只是一個無所感的存在罷了,對人類的苦樂永遠保持中立」
其中作者所抱持的觀點,與下列選項何者最為接近? (A)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 (B)能盡物之
性,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(C)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,不為桀
亡 (D)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,下則為河嶽,上則為日星
( )(5)閱讀全文後,作者對大自然的想法,下列說明何者錯誤? (A)對過往淳樸的農村生活抒發
深深的眷戀之意 (B)遠古時代人們敬畏自然,來自於對自然感到神祕不可了解 (C)時代的進步改變
了人與自然間的主從關係 (D)科技時代帶來了便利與秩序,但對於原始面貌的失去亦有遺憾
解答 (1)D;(2)A;(3)B;(4)C;(5)A
解析 (4)(A)語譯:天體的運行,晝夜不息,週而復始;君子應當效法天的剛健不已而自強不息。
《周易‧乾卦‧象傳》 (B)語譯:能知道萬物的本性,就可以幫助天地間萬物的變化生長,
就可以同天地並立為三了。《中庸‧第二十二章》 (C)荀子認為天是自然的,端視人們如
何去對應它,與題幹較為接近。語譯:上天的運行有一定的規律,不會因為聖君堯在世就存
在,也不會因為暴君桀在世而滅亡。《荀子‧天論》 (D)語譯:天地間存在著一股正氣,
紛雜地散布在各種形體:在地面上的就是江河和山嶽的英氣,在天上的就是太陽和星辰的光
輝。文天祥〈正氣歌〉
- 69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