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 -
P. 27
王則受璧,置之坐上;亞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」:描寫范增有勇無謀,性情
急躁,對於項羽不聽己言極為憤怒
解答 B
解析 (A)說明項羽自己是因為曹無傷的話,才認為劉邦有稱王的意圖 (C)生動地描寫樊噲勇猛
急進的形象 (D)藉由項羽與范增接受禮物後不同的反應,表現兩人意見的不一致
( )23.〈鴻門宴〉中,劉邦曾說了三次的「為之奈何」,從文意推論司馬遷想表達的意涵為何?
(A)道出劉邦遇事膽怯,昏庸無能,不足為天下之君 (B)對於項羽的指責,劉邦心悅誠服,
兩人共商天下大計 (C)劉邦能放下身段,廣聽建言,禮賢下士,故能吸引人才,為其所
用 (D)面對范增的質疑,劉邦故弄玄虛,不讓敵軍洞悉自己的布局
解答 C
( )24.〈鴻門宴〉一文中處處使用「對比」的手法來表現人物性格或情節,下列何者並未使用此
種寫作手法? (A)當是時,項羽兵四十萬,在新豐鴻門;沛公兵十萬,在霸上 (B)沛公
居山東時,貪於財貨,好美姬;今入關,財物無所取,婦女無所幸 (C)項王則受璧,置
之坐上;亞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劍撞而破之 (D)沛公不先破關中,公豈敢入乎?今人
有大功而擊之,不義也
解答 D
解析 (D)設問法(激問)
( )25.「沛公居山東時,貪於財貨,好美姬;今入關,財物無所取,婦女無所幸。」意謂沛公:
(A)軍紀嚴明 (B)志不在小 (C)聲東擊西 (D)器度狹小
解答 B
( )26.下列文句,何者前後不具有「因果關係」? (A)人而如此,則禍敗亂亡,亦無所不至 (B)
所以遣將守關者,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(C)諸侯恐懼,會盟而謀弱秦 (D)左右以君賤
之也,食以草具
解答 A
解析 (A)「而」有「如果」之義,故為假設複句。顧炎武〈廉恥〉 (B)前句為果,後句為因 (C)
前句為因,後句為果 (D)前句為因,後句為果。〈馮諼客孟嘗君〉
( )27.「大行不顧細謹,大禮不辭小讓。」樊噲此語,意在勸劉邦: (A)走為上策 (B)急流
勇退 (C)不念舊惡 (D)當仁不讓
解答 A
( )28.下列關於〈鴻門宴〉一文的敘述,正確的有哪幾項? (甲)作者以「項羽兵四十萬,在新
豐鴻門;沛公兵十萬,在霸上」兩句,藉以凸顯項劉兩軍兵力的差距,以表明鴻門宴劉邦
處境之險峻 (乙)文中范增藉劉邦居山東時「貪於財貨,好美姬」與入關後「財物無所取,
婦女無所幸」的對比表現,提醒項羽應對劉邦加以籠絡,以壯大自己的軍威 (丙)文中描
繪樊噲先闖入項羽營中,對項羽慷慨陳詞;後又獻計劉邦曰「大行不顧細謹,大禮不辭小
讓」,可見樊噲是個有勇有謀之人 (丁)劉邦回到軍營後,「立誅殺曹無傷」,可見劉邦在大
- 24 -